analytics

2011年2月4日星期五

梦骑士 太赞了

台湾奥美广告制作大众银行最新TVCF:梦骑士篇;真实故事改编。人为甚么活着?为了思念?为了活下去?为了活更长?还是为了离开?5个台湾人平均年龄81岁,6个月准备,环岛13天,1139公里,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

兔年新春,帝都的sx们炮战彻夜,战果显著

战果




兵器
衷心祝福每个在居民区放烟花的家里天天有祝融到访

2011年1月5日星期三

Mark 一下Ubuntu下Python + GAE 出'modul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HTTPSHandler' 的问题

拜The Great Fucking Wall所赐,在一台Ubuntu10.10上用gappproxy2.0,始终HTTPS enable :NO.看了一下GAE里始终有错。排查了一下和其他系统的区别,Python版本有区别,已升级到2.7。用/usr/bin/python2.6 proxy.py问题解决。
具体原因待查。

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极客的环球旅行

最近刚看到一本有意思的书《The Geek Atlas: 128 Places Whe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e Alive》,历数极客必看的128个在人类现代科技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景点,多数是名人故居或某工程所在地。从目录统计出分布状况。

国家数目
澳大利亚1
奥地利1
比利时1
加拿大1
捷克1
厄瓜多尔1
法国12
德国5
印度1
爱尔兰1
意大利1
日本2
荷兰1
塞尔维亚1
西班牙1
瑞士2
台湾1
英国45
乌克兰1
美国46
杂项2


虽不见得绝对公正(比如除了乌克兰居然没有北极熊的点儿),但仍可见老牌的工业化国家在现代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这其中还不包括像Tesla这种被归入塞尔维亚实际成名是在法国和美国的天才。中国仅有台北101塔唯一入选。

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如何用Photoshop和Photomerge创建全景图(译)


原文在这http://www.digital-photography-school.com/creating-a-panorama-with-photoshop-and-photomerge byDarren Rowse


上图是以前我接的香港赤腊角机场



如何用PhotoshopPhotomerge创建全景图



 全景照片是一种在实际空间中获得广角效果的简单方式。对摄影师来说通常全景图是通过把几张图横向拼接起来创建出的一幅无缝的图片。
下面我们通过使用Photoshop’s Photomerge utility非常简单的就可以创建一幅全景图。

下面是我创建全景照片的几个必备工具
  1. 一台数码相机
  2. 一个能够横向旋转地三角架
  3. 一台装了Photoshop Photomerge的电脑
当我开始考虑这个教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应该拍什么。虽然任何主题都可以用来拍全景,但典型的传统的全景主要是用来拍风光或者城市景观。我会给大家看我创建的几个不同的全景图,有些是典型的,有些则是和你通常看到的有些不同。

设置好相机
一个稳定的位置对你的全景照片来说非常重要。当拍照的时候总需要这样?是的,这对于全景图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用来合成全景图的PS虽然很好很强大但并不完美。如果有的照片中有参差不齐白线或者栅栏之类PS可能会不知道该怎么对齐照片。
我推荐你使用三脚架来拍摄这样通过轻微转动相机就可以拍好照片。如果你不能用三脚架那么一些平坦的地方比如墙头,栅栏,甲板等也可以替代。可以把相机放在上面拍摄然后轻轻横向转动再拍下一张,这样可以避免纵向的位移。
当你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并支好了你的相机后,在你要取景的范围内从右到左转圈看一遍,确认没有什么其他东西会被收进视角成为阻碍。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你和你相机的影子是不是在取景范围之内。

实际拍摄
对于全景照片来说,我通常从最左边起开始拍摄,设置固定的曝光时间。然后我停下来不移动相机检查照片。如果看起来OK我就继续,如果不我调整我的参数在同样的地方重新再拍。
当你有了你要的合适的参数并拍下了最左边的一张图,接下来你就需要在取景器靠右20%-30的地方找一个参考点。因为接下来你要旋转你的相机,这样你的参考点仍在取景框内,也就是说两张照片要有一部分重叠的区域。

绿色的箭头展示了我选的参考点,我用它来确保我的相机不会旋转过头而导致两张图之间有空白区域。虚线画出的区域则表示我两幅图要重叠的部分。第二幅图在右下对角仅仅是为了说明需要。

至于重叠多少,数码照片,只要你愿意,30%-50%都没问题,再多就有问题了。如果重叠的不够多, Photoshop’s Photomerge就没办法获得足够的信息来计算拼接,你可能会得到一条参差不齐的白线以至于整张全景像弗兰克版全景。

一旦你选定了一棵树或者一个山峰作为参照点,你向右转你的相机直到参照点到了取景器幕左侧边缘。尽量不要移动你的相机位置和高度。一旦你转了足够的角度,你重复拍摄第一张的步骤就可以了。

现在只要简单的重复这些流程就可以了,一直到你希望的全景构图的最右端:
  1. 在距离取景器右边缘20-30%的地方找一个参考点
  2. 向右旋转相机知道参考点到了取景器的左边缘
  3. 重复直到拍完整个区域

制作你的全景照片

现在你准备好了拼接你的全景照
  1. 从最左一张图起,用photshop打开所有要加进全景图的照片。
  2. 在Photshop( CS2以后)中打开文件->自动(Automate)->photomerge
  3. 选择Auto模式然后添加文件
  4. 然后检查你的照片序号。如果你是从左向右拍的,那么照片的序号应该是从上到下增加的。换而言之,应该下图所示。
如果文件名是倒序的,删除它们手工按顺序逐个添加。
点OK。Photoshop就开始自动处理了。它会分析并混合照片。这可能要一袋烟的功夫。当它完成了,我们就能看到Photoshop和Photomerge可以制作出类似下图的一幅服照片

这是我邻居的水族箱。大量的东西在Photomerge处理中丢掉了,我猜有大约50的图丢掉了,可能是因为画面太暗看起来太类似,Photomerge很难法区分和计算到底该怎么拼接。当然,图并不是全丢了。还有一个Photomerged常发生的事:图像左边倾斜了。
如果发生这种事,可以做一个任意角度的旋转,使照片看起来是水平的。
接下来,剪裁照片。如果你不熟悉怎么做重要按C,然后用鼠标在要保留的区域上拉一个框,回车即可。
接下来你可能要调整饱和度,曝光,hue等等直到得到满意的照片。你应该把图放大到100%然后仔细翻看。查找是不是细节上有什么问题。

现在对我而言,我有了一个鱼缸和几条模糊的鱼。但这幅照片可以做成88寸宽23寸长的。
当你做完色彩,曝光的调整后,可以做一个智能锐化,在Photoshop里选滤镜->锐化->智能锐化,设置数量100%,半径1.0,然后点OK。
继续保存你的照片,你就得到了你的全景图。

以后有时间,我还可以从其他照片里再找些鱼加进去,但至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里是一些其他的全景图(点击放大)

我工作地附近的田野。实际尺寸204寸x24寸

一个铜矿附近的民居和巨大的垃圾山。实际尺寸94寸x23寸

LX3 机内HDR

2010年12月20日星期一

libjingle-0.5.1 的编译

libjingle是gtalk对于xpmm协议的一个c++实现,在0.5以后加入了视频支持,而且是按BSD License 开源的,非常强大。
借助gmail账户可以实现自己的IM工具,有类似需求的可以参考或直接使用。
libjingle新的版本编译比0.4麻烦了不少,需要安装一堆开源工程来协助完成编译。选择所有mode编译大概需要1G空间,另外会翻墙是必须的。

libjingle现在在google code上可见;http://code.google.com/p/libjingle/(需翻墙),下载最新的0.5.1即可
接下来你还需要安装以下一堆东西

软件包         我用的版本               网址
python       2.6                http://www.python.org/
swtoolkit       scons-2.0.1.win32.exe            http://www.scons.org/download.php(最好先装python)
swtoolkit     swtoolkit.0.9.1                          http://code.google.com/p/swtoolkit/
expat            expat-2.0.1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expat/
srtp  最新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rtp/develop
Visual Studio  2005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srtp项目中最后的包1.4.4是不行的,需要用cvs下最新的代码(win下推荐wincvs,http://cvsgui.sourceforge.net/download.html)
cvs -d:pserver:anonymous@srtp.cvs.sourceforge.net:/cvsroot/srtp login


cvs -z3 -d:pserver:anonymous@srtp.cvs.sourceforge.net:/cvsroot/srtp co -P srtp


都下载和安装完毕后,把expat-2.0.1和srtp放在\libjingle-0.5.1\talk\third_party\目录下,然后就可以调出Visual Studio  2005 Command Prompt来编译了。
1. 到\libjingle-0.5.1\talk目录下
2. 把talk/third_party/srtp/config.hw 文件copy到talk/third_party/srtp/crypto/include/下并改名为config.h
3. 设置环境变量,主要是python和scons_dir,例如下面
set PATH=%PATH%;d:\python26
set SCONS_DIR=D:\python26\lib\site-packages\scons-2.0.1
4. 接下来运行swtoolkit中的hammer.bat 等一袋烟的功夫编译就完成了 如
swtoolkit.0.9.1\swtoolkit\hammer.bat --mode=all




http://dawnwindsblog.blogspot.com/2010/12/libjingle-051.html

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

zt 有些书仅读中译本是不够的:英若诚的传奇与谜团

有些书仅读中译本是不够的:英若诚的传奇与谜团: "

读英若诚的合作自传《水流云在》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在这本回忆录中,英若诚展示了强大的内心,和豁达的幽默感。即使被关到监狱,他也能游刃有余,狼虎丛中也立身。他在冀县监狱服刑,由于动手能力超强,终能苦中作乐。管教问“谁是水泥匠?”他第一个举手。“谁会腌辣椒?”他也第一个举手。其实他都是现学现卖,为的是获得外出劳动的短暂自由。

英若诚一生传奇,他爷爷英敛之更神奇。一个摇煤球的旗人,捡废纸练字,一个道士诱拐他为徒,被一书生拦下,成了书童。陪同师傅给皇亲家的千金上课,自由恋爱,居然成了爱新觉罗家族的乘龙快婿。从此青云平步,养活了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创办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

英若诚的父亲英千里,1949年逃往台湾,担任台湾辅仁大学校长,他的弟子中有一个人姓马名英九,正是这位小马哥,促成了英若诚与已沉睡于墓地的父亲的“重聚”。

而英若诚自己在翻译、戏剧、电影方面都有很高造诣,官场上也春风得意,1986年,仅有7年共产党党龄的他担任文化部副部长,成为另一位文人高官王蒙的副手。作为部级干部,他又投身演艺,先后出演过《末代皇帝》、《小活佛》等电影,并在美国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亲自导演的《推销员之死》中出演威利-罗曼,被米勒称为舞台上演这一角色最好的演员。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住在高干病房的他,用英文对美国作家康开丽半敞心扉,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落难与华彩时分,遂有了这本《水流云在》。

读完《水流云在》,不忍释卷之余,心中还有很多谜团。1968年英若诚为什么入狱?英的妻子吴士良到底是做什么的?英若诚夫妇的收入为什么在人艺最高?英后来为什么能够坐上文化部副部长?这些在中文版里都没有交代清楚。所以,我还是花了18美元买了英文原版。

《水流云在》的英文版名字叫Voices Carry,是“人已去,声宛在”的意思。打开英文Kindle版,我惊讶地发现,中文版只翻译了康开丽的序言的一部分。而这篇序言的漏译部分,恰恰披露了很多中文版里看不到的内容。

英若诚在传记中坦陈,被彭真找去,负责报告他所认识的外国人的动态。但是,具体情况语焉不详。后来,英夫妇入狱,跟他们从事情报工作有关。

康开丽在序中说,英若诚不愿在自传中讲自己从事情报搜集工作的事。原因是,英担心这样会把别人牵涉到危险之中。英还担心,外国读者看了之后会搞不懂,一个人怎么既跟外国人是好朋友,又在背后向政府提交关于他们的报告。

英若诚解释说:“外国读者怎么能理解在日本侵略下生活多年的年轻人的心理?他们怎么能理解我是多么心甘情愿为新政权服务?我不想让人觉得我是个伪善之徒。”

经过一番挣扎,英若诚说:“另一方面,我应该让他们理解那个年纪、那个年代,尤其是朝鲜战争时期的年轻人。”因此在《水流云在》第二章,英若诚讲述了彭真是怎样找到他搜集情报的经历。康开丽说,情报搜集工作贯穿了英若诚一生中大部分时间。

康开丽写道:“1950年安全部门到清华大学宿舍里找了英和吴,让他们协助搜集两名美国人Allyn和Adele Rickett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随后,两名美国人入狱。”

英若诚书中提到经常在家中招待外国友人。康开丽研究后发现,事实上,在当晚他们夫妻二人就会写一份长长的报告,即使他们在被监禁释放之后,还持续这样做。

康开丽说,英若诚夫妇一直渴望加入中共,但是因为家庭出身问题,他俩一直被拒绝。直到1979,他们的入党申请才被批准。英达回忆说,这是他父母一生正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因为接待外宾,英若诚夫妇受到厚待。英达回忆说:“我们总是能得到普通市民得不到的食品,用以招待外宾。在那个年代,有外国人到你家里,通常是件很糟糕的事儿。”

康开丽说,英若诚夫妇招待完外宾后提交的报告有20-50页厚,装进一个档案袋里,袋子上写着化名“Wuying”(音)。康开丽举了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英国驻华外交官伊文斯是英家的好朋友,他甚至把自己的汽车卖给了在美国的英达。英若诚夫妇整了他的报告,报告的标题叫“伊文斯战役。”

尊重传主的意愿,康开丽在为英若诚写自传时,做了大量自我审查工作,英若诚不希望自己的回忆录造成麻烦,尤其不能影响到英氏家族。康开丽说,英若诚的生平,还要后来者深入挖掘。

康开丽在序言中把英若诚所生活的时代称为“英世纪”,这并非溢美之词。英氏家族是中国最神奇的一个家族,从摇煤球起家,到满门才俊,从清末到民国、再到当朝,从毛时代到邓时代,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各种政治漩涡,成功地保住了名门望族的地位。其间虽有挫折与妥协,但依旧是中国硕果仅存的书香门第、大户人家。

而英若诚本人,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进退自如,达到了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平衡。他把一本合作回忆录留在死后发表,尽力展示自己身上那些光明和美的东西,虽然谁也不知道他幽暗的另一面,但至少足以告慰后世,引人唏嘘。


来源:王佩的博客--白板报


链接:http://blog.caing.com/article/12253/

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

街头摄影详解(译) 扫街



街头摄影是这些技术里听起来比较简单的,”只要出门拍拍人们关注的片子就好了”。虽然这是好的街景照片的最基本元素之一,但在川流熙攘的闹市街头要抓到你要的那个瞬间还是有很多其他事情要考虑的。

黄金法则
机不离身!在看到些什么有没带相机的时候,女友总是抱怨”看看,要是我有相机就好了。”(长此以往不仅仅是错过场景的问题了,还要破费买个NEX之类了)

停下来看!
首先,你可能在城市或者小镇逗留很长时间,对很多人而言,对周围的环境已经习以为常了,这非常容易错过记录很多正发生在身边的事。
如果你停下来花一些时间仔细观察周围的场景,人,不同的环境和那些正发生在你身边的一个个瞬间,你会看到你周围到处都是值得抓拍的东西。例如,喂鸽子的人,街头艺人,滑稽的巧合(比如一个广告附近正好占了一个和广告内容有关联的人)甚至只是有人占了一张公园的凳子打盹都可以拍出一张精彩的照片。
一张好的街头抓拍应该能独立的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环境和主体稍纵即逝,通常以后不会再有(所以你下手必须要快!)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zt 谢国忠:政府权力太大 导致经济严重失衡

谢国忠:政府权力太大 导致经济严重失衡: "

谢国忠 著名经济学家

2010年11月05日 16:04 2010年11月5日至6日,“首届财新峰会:变革世界的中国策”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以“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演讲中称,中国的核心问题是一个政府有一个投资的规划,政府的权力非常大,他要通过权力融资,或者通过税收、或者通过收费、或者通过销售土地,政府让钱在政府这边走,政府再去投资,这引起了经济的一个不平衡。下面是谢国忠发言实录:

谢国忠:中国是非常大,也不太透明,外国人到中国来,觉得是非常好奇,他有一个普遍的印象就是中国的领导人是要做什么又做成什么,因为有这个印象,所以全世界对中国的预期非常强烈,很多人认为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是需要中国领导人来解决的,所以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的工作就是到中国来、到北京来动员中国的领导人干这个、干那个,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这是一种神秘,神秘带来的幻想,中国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而且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应该作的是能够对世界经济最有帮助的一件事,就是把汇率升值的话,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中国经济需要调整,中国经济的调整也不能解决世界的问题,经济调整的核心并不是汇率,而是家庭收入过低的问题,家庭收入过低的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这不是一个货币政策的问题,或者是利息的问题,这引起了大家的误解。我怎么理解这个世界,今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同时世界经济20年来那么繁荣,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问题,繁荣和问题是有关系的。

这20年全球化进展的速度非常快,贸易增加的速度是经济增加速度的1倍,而形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局面,这个全球化的局面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化是一个老话题,19世纪就有,今天我们的全球化是不一样的,这个全球化主导人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机构,在各个地方都有生产、科研等等之类的工作,他是一个超越国家的组织,他已经在世界经济当中是最最重要的力量。因为他们能够在每个国家之间都可以自由地走动,所以形成了一个我们过去的政治体系是一个国家为主的政治体系,和一个跨国公司为主的世界经济体系带来的一些矛盾。而这个矛盾现在变成了政治问题。比如我们看到的压力,世界经济上主要有几个压力:一是就业的问题,二是收入不平等的问题。这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其实这背后看得到是和全球化有关,但跨国企业并不是导致了所有问题的机构。在劳动力市场上全球化,把世界所有劳动者竞争的话,走到一个同等的高度,过去一个人如果生活得好或者坏,最重要是你出生在哪个国家,在20年前都是这样,如果生在美国或者法国,你就能够有很高的生活水平,你要是生在印度和中国,你就会有很低的生活水平。

因为有了全球化之后,在发达国家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和发展中的一样,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活水平。而在第三世界国家里面,很大一部分人生活的是第一世界的水平。这是跟跨国企业有很大的关系,在民主国家里面,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选票,因为他的收入是全球化,政治化还是和国家联系在一起,我们这样一个政府,要作出一定的反应。我们短期看到的反应是用货币政策,最近联储刚刚宣布了数量型货币扩张政策的第二期,QE2,带来了股市有比较好的增长,大家认为央行有这样的政策,世界经济可能变好。所以,我们可以乐观一些,股市可以好一些,我觉得这一点其实是一个现象,它并没有解决问题。联储放出来的流通,是短期带来一定的好的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更多的是坏处,我们看到油价昨天晚上涨到快89块,所以通胀的很快就会来临,美国那么多人没有就业,油价又上升,最近4个月粮食价格上升4成,这样的政治能够稳定吗?如果用货币政策解决经济的问题的话,可能是坏处多于好处。但是,这并不会引起每个国家的政府改变他们的政策,所以我们的问题是央行继续放流通,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可能会导致再一次危机,这个危机就很可能是一个主权债务的危机和货币的危机,这两个危机应该是合在一起的。

在过去二十年里面,我们已经有了股市的危机,接下来我们有了房地产的危机,再下一轮很可能就是主权债务的危机,不幸的是这个世界做对的事没有人想做,每个人想做的都是一个短线的炒一把,把经济让大家感觉好一些,说不定有奇迹,经济就会变好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幻想。这个世界应该做什么呢?这个世界应该作的是,中国的核心问题是家庭收入过低的问题,是低于四成的GDP,说到中国外面的顺差,因为中国储蓄过多或者投资过多,出口过多,跟中国的家庭没有什么关系,中国家庭在经济当中占的比例很小,他在这么小的一个收入里面挤出的储蓄是有限的,但是中国的核心问题是一个政府有一个投资的规划,政府的权力非常大,他要通过权力融资,或者通过税收、或者通过收费、或者通过销售土地,政府把钱在政府这边走,政府再去投资,这引起了经济的一个不平衡。这个不平衡在不调整中国政府官员政治的激励机制的话是不太可能会改变的。所以,明年不管五年计划也好,还是我们政治上新的口号也好,在地方政府官员或者在中央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不变的情况之下,投资过多、依赖出口的局面是不可能改变的。如果中国的汇率涨20%,马上就有新一轮的补贴的想法,怎么补贴这个企业。所以汇率上升的话,是不会达到一个真正的目的。

在政治上的变化,我认为如果没有一个经济上很大的波动,它的积极性还是不在的。所以,在全世界经济还是可以的情况下,我觉得改革还是不太大的,改革未来又进入一个危机,世界的贸易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这个下降维持比较长的时间,中国的体制才会出现一个比较好的变化。这个变化如果能够把家庭的收入在经济当中提高50%,这是世界正常水平,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摩擦就可以基本得到解决。如果中国不做这样改革的话,这个摩擦永远不会解决。所以,注意力不要集中在一个简单的汇率问题,而是看到更广一些。

另外其他经济体不可能靠中国6万亿美元经济体创造需求来解决,美国有10万亿美国经济体,美国的核心问题和中国类似,他也是收入不平等的问题,现在1%的人口占有收入25%,财富的40%,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问题一定很大,因为大部分的人没有消费能力,过去都是通过举债来维持他们的生活水平。我们知道,不能永远靠借钱来生活,最终危机不可避免。美国在这几年认为旧金融体系之后,又能够贷款,老百姓又有机会消费了,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因为它的体系里面人没有换,老的人在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问题,而这些老的人是创造这些经济危机的。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政治问题不改变,美国的问题也是不得以解决的。

另外,我们看到在欧洲、日本他们解决问题,其实某种程度要比其他地方先走一步,欧洲跟日本的问题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是人口老化带来的社会负担的问题,而这个负担的问题,最终需要的是减轻负担。像法国提高拿退休金的年龄,他们可以做到,在欧洲可以处理他们最难解决的一个政治问题,所以他们已经走错一步了,已经在改革上比中国和美国多走一步,所以最近他们的汇率有比较明显的上升,也是跟这一点有关。

最后,说一下热钱的问题。热钱是一个放大器,把我们所有的问题在放大,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热钱没有产生重视,并不认为是一个问题的根源,这个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今天看到的货币的汇率一天能够动那么多,这跟经济基本面没有关系,油价为什么几天里要动10%,难道世界经济这几天有这么大的变化吗?这最终是一个热钱的问题,热钱最终把所有问题放大,比如通胀的问题,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中国或者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基本流入的控制加强,如果这个问题不好好控制的话,危机会来得更快。我就说到这里。

谢谢大家。


来源:财新网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Niubility

很久没看球,看了10分钟欧冠,发现某人仍然神一样的NB



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YouTube 将在北京时间 11 月 11 日早 8 点直播 Bon Jovi 演唱会

不错,看时间是不能听全了,不知道爬过伟大的墙,速度跟得上不。去投个票先。

YouTube 将在北京时间 11 月 11 日早 8 点直播 Bon Jovi 演唱会: "


YouTube 将在美国东部时间11月10日晚8点(北京时间 11 月 11 日早 8 点)直播Bon Jovi于纽约Best Buy Theater的演唱会。直播地址就是Bon Jovi的YouTube频道:www.YouTube.com/BonJovi,直播过程中大家还可以实时留言和提交视频,交流观看心得。


演出的曲目将由你决定,美国时间11月8日前截止投票。


Via YouTube Blog




© musiXboy 发表于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 http://www.guao.hk ), 2010. |
没有评论 |
永久链接 |
关于谷奥 |
投稿/爆料

Post tags: ,


"

2010年11月3日星期三

建筑物摄影指南(译)




我们周围最常碰到的一个摄影题材就是建筑(除非你住在沙漠上)。办公室,桥,住宅,博物馆,数不清的建筑环绕着你。下一次你想拍些什么的时候,可以出去拍拍各种各样的建筑。

无论你生活在城市还是村庄,都可以看到建筑物。在每天上班的路上你都会路过一些建筑,桥梁等等。下一次路过的时候,你可以停车仔细看看,并构思一下怎么拍到这个建筑最吸引你的一面。
你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观察一下建筑物,如果可能,可以上到顶层俯瞰。思考一天中最好的拍摄时机。有些建筑物的窗户反射的阳光甚至月光值得等待,它们都可以给你的照片加分。尝试从远处观察建筑,如果建筑物的外轮廓线非常独特,那么使用剪影效果来拍摄是个很赞的办法。

夜晚建筑物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感觉。除了整体的光影效果增加了,还可以使用背景虚化或者光迹拖影等效果来拍摄。需要记住的是夜景拍摄为了延长曝光时间三角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另外记着不要擅自闯入到私有场所乱拍。被追杀可就不妙了。

如果建筑物的环境和主体是同一语境或者是主体的配套建筑,那么考虑把它们一块拍进去。比如一个教堂通常周围会有配套的墓地和博物馆,把它们也引入入镜头会让照片增色不少。